晒图笔记大赛在线配资平台
文/战术海豚
它是苏联时代的“水陆两栖怪兽”,如今也是乌克兰送给中国的“最后礼物”。
最近,一些网友拍到了两艘最新的“野牛”级气垫登陆舰,编号为3260和3261的“欧洲野牛”级气垫登陆舰的现身,标志着中国已经彻底掌握并国产化了这款被誉为“人类史上最大军用气垫登陆舰”的技术。这一消息也表明,中国已经能够独立建造和使用这款传奇的气垫登陆舰。
展开剩余73%从公开的网络信息来看,包括这两艘新舰,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6艘“欧洲野牛”。提到“欧洲野牛”,可能一些新军迷会感到陌生,它最初是苏联时期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作战舰艇,排水量为555吨。由于其庞大的体积,无法通过现有的任何军用船只进行运输,它只能独立作战。然而,这艘巨型气垫登陆舰能够容纳3辆主战坦克,拥有强大的跨越障碍能力,可以轻松跨越如台湾海峡这样复杂的海域,其航行速度也远快于传统的两栖登陆舰,具备了在突击登陆作战中的显著优势。那么,拥有如此强大性能的气垫登陆舰,为什么中国海军至今仅有6艘呢?
首先,这是历史原因。野牛级气垫登陆舰最初是在克里米亚的“星星造船厂”建造的。当时,克里米亚半岛属于乌克兰。乌克兰在向中国出售两艘“欧洲野牛”后,正值2014年俄乌“克里米亚冲突”爆发。俄军占领了“星星造船厂”,而这两艘“野牛”级气垫登陆舰,恰好是在俄罗斯军队攻占造船厂之前由乌克兰方面“抢运”出来的,因此及时交付给了中国。
在此之后,由于俄乌局势的变化,这款气垫登陆舰只能通过“授权生产”的方式在中国进行制造。原本计划生产更多的舰艇,但乌克兰政权发生了剧变,亲美的乌克兰政府不再与中国合作,这也导致了“欧洲野牛”的授权生产仅止步于2艘。值得一提的是,还有一桩中乌合作的项目告吹——马达西奇的收购案,至今乌方仍未将中方支付的款项退回。
那么,既然中国已经彻底掌握了“欧洲野牛”的技术,为什么只建造了这两艘呢?答案其实涉及到技术本身。
根据公开资料,最初从乌克兰购买的两艘野牛气垫登陆舰编号为3325和3326,而在乌克兰授权下制造的两艘则是3327和3328,国产化后的两艘分别编号为3360和3361。从这些编号来看,国产化的两艘与之前的四艘舰艇编号之间相差较大。这表明在它们之间,实际上还有一批主要用于其他任务的气垫登陆舰——“野马”级气垫登陆艇。
“野马”级与美军的LCAC结构类似,虽然每艘气垫登陆艇只能搭载1辆主战坦克,但它的尺寸相对较小,可以被两栖登陆舰搭载,运送到距离岸边较远的地方后,再由气垫登陆艇执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登陆任务。既然“野牛”级气垫登陆舰能够搭载3辆坦克,为何不让其承担更多任务呢?这与台海的海况密切相关。
“野牛”级气垫登陆舰最初是根据苏联的需求设计的,其设计上并不适应台海常年的恶劣天气。根据设计,野牛级气垫登陆舰无法应对浪高超过1.5米的海况,而台湾海峡常年风大浪高,波浪高度经常超过2米。每年,海峡风平浪静的日子不足100天,因此,这款气垫登陆舰在台海地区的作战机会十分有限。相比之下,中国海军拥有的“野马”级气垫登陆艇,其性能在不同海况下更具适应性,尤其是面对台海较为复杂的天气条件,它更具优势。
那么,野牛级气垫登陆舰就没有其他用途了吗?当然不是!我国周边仍然存在许多海况平稳的海域,例如从山东半岛至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域,以及中南半岛周边的海域,这些地方的海况相对平稳,非常适合野牛级气垫登陆舰发挥其优势。在这些海域,凭借其速度和载重能力,野牛级气垫登陆舰可以发挥出其独特的战术优势。当然,由于这些任务并非频繁需要,因此目前中国海军现有的6艘“野牛”级气垫登陆舰已经足够应对相关任务。
总结来说,野牛级气垫登陆舰虽然体型庞大,但它的运用也受制于特定的海况和作战需求。中国海军目前已经在确保战术灵活性的同时在线配资平台,确保了气垫登陆舰的多元化使用。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国产化气垫登陆舰投入使用,但现阶段,这6艘“野牛”级已经足以满足相关需求。
发布于:天津市摆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